孩子的消费观念会受家庭教育影响

本文Tag标签:消费观念/家庭生活  

  供父母思考的问题

  儿童消费品市场是向父母发出挑战的一宗价值上亿的买卖。在父母不假思索地涌入购物狂潮,用买东西作为补偿孩子的一种以段之前,父母应该首先扪心自问,以批判性的眼光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:

  1、哪个宝宝会选一辆坐在里面只能看见行人后背,流着不见妈妈的跑车?

  2、哪个宝宝会在儿童商店里要买一双著名设计师设计的小袜子?

  3、哪个宝宝自己要买品牌服装?

  4、哪个小孩子会自发地要吃某种牌子的巧克力奶油蛋糕或者酸奶?

  大部分人认为,新生儿是一张白纸,我们期待着用画笔在上面涂上最绚丽的色彩: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绘制出一幅蓝图,孩子今后应该怎么样,应该成为怎样的人。所以我们尽量把孩子朝着自以为是正确的道路上引去。事实上,孩子这张纸上根本不是空白的,而是已勾勒出边框。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计划、性格、脾气、长处和弱点。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展示给我们看:“瞧,这才是我!”以此抵抗,然而他们并不是每次都能大获全胜的。孩子越是不自觉地被诱惑,越是缺乏抵抗的能力。如果孩子把消费与父爱母爱等同起来,除此之外不再惦念任何事情,那么其后果将是十分可怕的。

  实例:格雷戈尔

  九岁的格雷戈尔的父亲是一位政治家,他的名字经常会出现在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上,但他总是能从烦扰的事务中摆脱出来。格雷戈尔的母亲自己开了一家经纪人公司。

  格雷戈尔出生后一直是由别人照顾。这使他不很愿意与人接触。

  格雷戈尔三岁就能通过价格来区分产品。他拿到的第一个球是用昂贵的皮做的。接着,他得到的是最贵的自行车和一辆儿童机动越野车。

  格雷戈尔上的是一所贵族住宿学校,里面的许多孩子和他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。每获得一个好分数,他就会从父母那里得到钱,以此作为奖励,成绩中等也能拿到钱,因为成绩好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。

  格雷戈尔:品牌商品就像面包和饮用水一样唾手可得。

  很小的时候,格雷戈尔就知道消费可以极大地填补内心的空虚。保姆和清洁工像走马灯似地调换着,只有消费忠于他。他才五岁就被带到邻近城市的一位有名的理发师那里去剪头发。对于他来说,只有名牌的牛仔裤、毛衣、鞋子和书包才是好的。品牌商品伴着格雷戈尔一起长大,他自己认为这不足为奇,他从未对此表示过任何不满。

  九岁生日那天,格雷戈尔的父亲陪他进了一家昂贵的珠宝店,他可以挑选一款斯沃奇手表。然后他们去了一家高级餐馆。当格雷戈尔晚上回到学校时,校园里闹哄哄的,警察来了。珠宝商发现少了珍藏品中一块极贵的劳力士手表,他曾经给格雷戈尔的父亲看过。格雷戈尔死不承认,哭了起来。眼看实在瞒不过去,他终于撩起裤腿,那块劳力士正戴在他脚踝上。

  格雷戈尔坦白地承认:几乎每个人都有斯沃奇表。但只有卡尔有一块劳力士,他觉得这很不公平,因为卡尔的父亲只是一个海员,而他爸爸是政治家。格雷戈尔的父亲在与校长的通话中表示,愿意把这块表买下来。珠宝商拒绝出售,因为这块表他决不会卖掉。这样格雷戈尔就可以挑选他所渴望的牌子的另外一块表。这个案子算是了结了,生活还要继续。

  懂得富裕和知足

  如果父母依着孩子买他们自己想要的、买得起的东西,他们这样放纵孩子。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很坏的影响。孩子永远学不会应该怎样合理地分配垂自己的零花钱。如果有一天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子糟糕起来,那孩子该如何适应呢?

  知足是牢固的基座,创造力和生活技巧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出丰硕的果实。不管是否富裕,父母都有理由让孩子去积累这样的经验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